在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璀璨星空中,建本 202 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,以其卓越的学习风貌和奋进精神,为建筑学(中外合作)专业2020届毕业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这个由25位怀揣建筑梦想的青年组成的班级,人才济济,他们在辅导员郑润琪、班主任朴勋的悉心引领下,以80%的升学率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:1 人推免保研,15 人考研上岸,4 人出境留学,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求学的道路上镌刻下属于自己的辉煌。
学风浓厚,彰显卓越风采
建本 202 班的同学们在学业的征程中一路披荆斩棘,收获了省级、市级、校级等多项荣誉。班级整体实力强劲,曾荣获“优良学风班”“优秀团支部”等荣誉称号,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态度和班级凝聚力的肯定,更是他们团结一心、拼搏奋进的生动写照。综合入学四年的学习成绩,班级中有 8 名同学位列年级综合学绩数前 20%,占比高达 53%,这一成绩在专业年级中遥遥领先,充分展现了班级在学业上的卓越表现。
在个人荣誉方面,建本 202 班的同学们更是星光熠熠。他们中有人荣获“省级优秀学生”“省级优秀学生干部”称号,奖学金方面,同学们更是收获颇丰,获得青岛银行奖学金、宗倬章奖学金以及各类校级奖学金,这些奖学金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肯定,更是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认可。此外,同学们还荣获了数十项其他类荣誉称号,这些荣誉涵盖了学术、实践、创新等多个领域,彰显了他们全面发展的卓越追求。
逐梦赛场,绽放专业光芒
建本202班的同学们深知,建筑学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,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才能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大展宏图。因此,他们踊跃参与各类竞赛项目,在竞赛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专业光芒。
2023年的东南·中国建筑新人赛,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设计理念,成功跻身 TOP100,还有第七届“米兰设计周”中国高校师生优秀作品展,经过激烈的角逐,他们斩获了国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。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此外,他们还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,多个团队成功获得国家级立项。这些成绩不仅是对他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肯定,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通过这些竞赛,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,既锻炼了专业技能,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,又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志愿服务,贡献青春力量
建本202班的同学们不仅在学业和竞赛中表现出色,更在志愿服务中传递着爱心与温暖。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,也从未缺席。李祥熙同学积极响应号召,带领班级踊跃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,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在共青团昆明市委组织的“才聚昆明 青春有成”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昆明专项活动中,建本202班同学深入基层,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,参与农村建设,为当地的教育、文化、科技等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。在实践中,他们态度认真,善于思考,能够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工作中,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。同时,他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,为人谦虚、团结队员、注重礼仪礼节,受到了实践单位的一致好评。
在社区中,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大学生优势,积极志愿服务,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他们为居民设计改造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,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;他们参与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,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十余个点位中参与路线引导、秩序维护、手册宣发等各类服务,累计服务时长750+小时,展示了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风貌。
班级氛围,凝聚奋进力量
建本 202 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,离不开浓厚的学风和团结奋进的班风。他们中,有的担任班级团支书,积极组织开展团日活动与主题班会,在班级思想引领和凝聚力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;有的作为年级事务协调员,协助学院完成学籍管理、评优评奖等多项重要工作,确保信息流转顺畅、任务落实有力;有的在学院文艺部中积极发挥作用,组织并开展了多次校级文艺活动,丰富同学们的生活;还有同学担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,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,策划组织举办各类校园活动300余项,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宗旨,传承和开展了“筑美于心·筑享年华”“筑美于行·知行并进”“筑美于境·公寓馨境”等学院系列品牌特色活动,活跃校园文化氛围。
在各类重要节点如迎新、毕业季、校院级竞赛组织等工作中,他们也主动请缨、冲在一线,既展现出良好的组织执行力,也为学院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他们不仅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,更是学院与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,为构建积极向上、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。
筑梦征程,未来可期
在备考升学的过程中,这种班级氛围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考研同学早早确定目标,投身快题手绘和单词积累。备考中,大家相互鼓励、扶持,分享经验,共克难关,让备考不再孤单。班级还组织活动,增强凝聚力,丰富课余生活,营造温暖大家庭,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最终,建本202班同学收获了重庆大学、苏州大学、中央美术学院、北京建筑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录取通知书。
未来,同学们将在新学校深造,继续努力,为建筑学发展贡献力量,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!
来源: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、学生工作处
编审:张文秀
复审:任衍珍
终审:曹玉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