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战场这 “隔空互殴” 越来越热闹了!这边俄军刚在别尔哥罗德州打下两架乌克兰无人机,那边乌军就反手在克里米亚炸了俄军雷达站和直升机,这你来我往的操作,简直像开了 “远程互拆” 模式。
先说说乌军这波 “精准拆家” 有多秀。根据卫星图像证实,他们在克里米亚端掉的可是俄军宝贝疙瘩 ——“沃罗涅日 - SM” 预警雷达,这玩意儿号称 “千里眼”,能探测 6000 公里外的目标,本来是监视北约导弹的关键设备。更绝的是还顺带摧毁了米 - 8 运输直升机和米 - 24 攻击直升机,前者是前线 “快递小哥” 负责运兵送弹,后者是 “空中坦克” 专职火力支援,这下俄军在克里米亚的空中支援能力直接打了折扣。
乌军能玩这么溜,全靠新玩具 MQ-35 V-BAT 无人机撑腰。这 “空中异形” 自带 AI 大脑,不怕俄军电子战干扰,还能垂直起降神出鬼没。9 月以来乌军就靠它搞 “快递轰炸”,光别尔哥罗德州的油库、泵站就挨了 11 次炸,把俄军后勤搅得鸡飞狗跳。更阴险的是他们专挑要害下手,之前刚瘫痪黑海舰队的 758 后勤中心,现在又拆雷达斩直升机,摆明了要断俄军 “粮草” 和 “耳目”。
反观俄军这边就有点尴尬了。虽然在别尔哥罗德打下两架无人机,但架不住乌军 “蜂群战术”—— 你打下来俩,人家再来十几架,搞得俄军像在忙着 “打蚊子”。更头疼的是本土防御压力山大,9 月刚过半个月,别尔哥罗德州的油库、工厂就被无人机炸了个遍,州长天天在电报上报火警,这防御漏洞看得人着急。
这场 “非对称消耗战” 玩得越来越明白:乌军花小钱办大事,用几十万的无人机换俄军几千万的雷达和直升机;俄军虽然火力猛,但架不住这种 “蚂蚁啃大象” 的战术。有专家说,乌军现在已经从骚扰升级成 “系统打击”,专挑俄军后勤和防空的软肋捅。就像这次拆了 “沃罗涅日 - SM” 雷达,等于扒了俄军在黑海的 “防弹衣”,后续北约情报支援说不定更方便了。
不过俄军也不是吃素的,电子战和防空系统还在升级。但目前来看,乌军这套 “无人机游击战术” 确实让俄军有点措手不及。毕竟在现代战争里,有时候灵活的 “小蜜蜂” 真能蜇疼笨重的 “北极熊”。家人们觉得这波互炸谁占了上风?快来评论区唠唠!
#俄乌战争最新消息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