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坐地铁从南京到扬州上班,半小时就能到?这个愿望听起来挺美,但实现起来却有点难。宁扬城际铁路的消息传了好几年,原本说2026年就能试运行,现在可能要等到2030年,甚至更晚。很多人心里直打鼓:这地铁到底还能不能建成?
这条规划中的线路全长接近58公里,设了16个车站,设计时速高达160公里。如果真能通车,从南京到扬州确实只要半小时左右,比现在坐高铁或开车省时省力。但问题就出在中间那段过江隧道,长江这一段虽然只有四公里多,却成了整个工程最大的拦路虎。
过江段为什么这么难?一方面,地质条件复杂,江底多是淤泥和粉砂,施工风险大;另一方面,这次用的盾构机直径超过8米,比南京以往任何过江隧道用的都大。机器大、难度高,准备工作自然更费时间。别看南京之前已经修了十几条过江通道,有的五年左右就能完工,但这次的情况完全不同。
除了技术问题,土地征收和拆迁也拖了后腿。在南京栖霞和扬州仪征,还有超过一成的拆迁协议没谈妥,地交不出来,工程队也没法进场。两边老百姓都在盼,可进展就是快不起来。
你可能会问,两个城市不能好好配合吗?现实却有点微妙。南京更关注怎样借助这条线加强区域控制,扬州则希望把地铁延伸到机场、连成网络,两边重点不太一样。这种各自打算的局面,让协调变得更复杂。不光要两市自己商量,还得经过江苏省甚至安徽省发改委审批,流程又多又长。
有人建议不如先开通扬州仪征段,因为那边已经有四个车站封顶,隧道也挖了三分之一,每天估计能有兩万人次乘坐。但问题又来了:这条线是跨市运营,必须得到省级批准,光审批可能就要一年半。而且这些站原本不是按终点站设计的,改造又要追加投资、延长工期。
对比其他线路,比如宁滁城际采用了换乘方案,或者宁马城际过江段只有2.3公里,宁扬城际确实显得慢了些。数据显示,它的总体进度比同类工程慢了14%,每一环都在拖后腿。
但老百姓的期待是实实在在的。龙潭大桥虽然已经通车,开车过江只要6分钟,但很多人还是更希望地铁能带来安静、省心的通勤方式。从时间成本看,高铁要50分钟,自驾经常堵车,地铁的优势明显。
那么,2030年我们能不能坐上这条线?没有人能打包票。技术问题、资金分配、跨市协调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新状况。但大家仍然盼着,某一天早晨,能搭上地铁轻松往返双城。你说,这一天离我们还有多远?